Warning: mkdir():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in /www/wwwroot/NEW17.COM/func.php on line 127

Warning: file_put_contents(./cachefile_yuan/pv-land.com/cache/2a/b3e09/fca67.html): failed to open stream: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 in /www/wwwroot/NEW17.COM/func.php on line 115
SBR-氯丁橡膠複合材料在低溫環境下柔韌性保持率測試報告 - 濾袋,榴莲推广APP网站入口,液體榴莲推广APP网站入口生產廠家,榴莲视频色下载環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SBR-氯丁橡膠複合材料在低溫環境下柔韌性保持率測試報告

SBR-氯丁橡膠複合材料在低溫環境下柔韌性保持率測試報告概述 SBR(苯乙烯-丁二烯橡膠)與氯丁橡膠(CR,Chloroprene Rubber)作為兩類廣泛應用的合成橡膠,在工業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SBR以其優異...

SBR-氯丁橡膠複合材料在低溫環境下柔韌性保持率測試報告


概述

SBR(苯乙烯-丁二烯橡膠)與氯丁橡膠(CR,Chloroprene Rubber)作為兩類廣泛應用的合成橡膠,在工業領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SBR以其優異的耐磨性、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較低的成本,廣泛應用於輪胎、輸送帶及密封件等產品中;而氯丁橡膠則因其出色的耐候性、耐油性和阻燃性能,常用於電纜護套、膠管、防水卷材等領域。近年來,隨著材料科學的發展,將SBR與氯丁橡膠進行共混改性,形成SBR-CR複合材料,成為提升綜合性能的有效途徑。

特別是在極端環境條件下,如低溫工況下,材料的柔韌性表現直接關係到其服役壽命與安全性。因此,研究SBR-氯丁橡膠複合材料在低溫環境下的柔韌性保持率,不僅具有理論價值,更具備顯著的工程應用意義。

本報告係統地對不同配比的SBR-氯丁橡膠複合材料在-40℃至25℃溫度區間內的柔韌性保持率進行了實驗測試與分析,結合國內外權威研究成果,深入探討其結構-性能關係,並提供詳盡的產品參數、測試方法與數據對比,為相關行業的選材與設計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組成與基本特性

1.1 SBR(苯乙烯-丁二烯橡膠)

SBR是一種由苯乙烯與丁二烯共聚而成的高分子彈性體,根據聚合方式可分為乳液聚合SBR(ESBR)和溶液聚合SBR(SSBR)。其主要特點包括:

  • 高耐磨性
  • 良好的拉伸強度
  • 成本低廉
  • 易於加工成型

但其耐油性、耐臭氧性較差,且在低溫下易變硬,柔韌性下降明顯。

1.2 氯丁橡膠(CR)

氯丁橡膠是由氯丁二烯通過乳液聚合製得的一種極性合成橡膠,早由美國杜邦公司於1931年開發成功。其分子鏈中含有氯原子,賦予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能:

  • 優異的耐候性與耐老化性
  • 良好的阻燃性能(氧指數可達38%以上)
  • 抗油、抗溶劑能力較強
  • 在寬溫域內保持較好彈性

然而,CR存在加工難度大、儲存穩定性差以及成本較高的缺點。

1.3 SBR-CR複合材料的設計理念

通過將SBR與CR按一定比例共混,可實現性能互補:SBR改善加工流動性並降低成本,CR則提升耐候性與低溫彈性。尤其在寒冷地區使用的密封件、軌道交通減振墊、戶外電纜接頭等場景中,該複合材料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


2. 實驗材料與製備工藝

2.1 原料信息

材料名稱 型號/規格 生產廠家 主要性能指標
SBR SBR1502 中國石化齊魯分公司 苯乙烯含量約23.5%,門尼粘度ML(1+4) 100℃ ≈ 50
CR CR244 日本電氣化學株式會社(Denka) 結晶速度快,門尼粘度ML(1+4) 100℃ ≈ 60
硫化劑 硫磺 分析純,國藥集團 含量≥99.5%
促進劑 CZ(N-環己基-2-苯並噻唑次磺酰胺) 阿科瑪(Arkema) 用量1.5 phr
防老劑 4020(N-異丙基-N′-苯基對苯二胺) 江蘇強盛化工 抗臭氧、抗熱氧老化
補強填料 炭黑N330 卡博特(Cabot) 比表麵積77 m²/g,吸油值115 mL/100g

注:phr = parts per hundred rubber,即每百份橡膠中的添加份數。

2.2 配方設計

設計五組不同SBR:CR質量比的複合材料配方,具體如下表所示:

編號 SBR (phr) CR (phr) 硫磺 (phr) CZ (phr) 防老劑4020 (phr) 炭黑N330 (phr) 總計 (phr)
A1 100 0 1.8 1.5 2.0 50 155.3
A2 80 20 1.8 1.5 2.0 50 155.3
A3 60 40 1.8 1.5 2.0 50 155.3
A4 40 60 1.8 1.5 2.0 50 155.3
A5 20 80 1.8 1.5 2.0 50 155.3
A6 0 100 1.8 1.5 2.0 50 155.3

注:A1為純SBR對照樣,A6為純CR對照樣。

2.3 製備流程

  1. 密煉混煉:采用XM-1.5L型密閉式煉膠機,在轉速60 rpm、溫度120℃下進行混煉,加料順序為:生膠→炭黑→防老劑→促進劑→硫化劑,總混煉時間約12分鍾。
  2. 開煉機薄通:將密煉膠在雙輥開煉機上薄通6次,確保分散均勻。
  3. 模壓硫化:使用平板硫化機,在150℃ × t₉₀條件下進行熱壓成型,t₉₀由MDR-2000型硫化儀測定。
  4. 試樣裁切:按照GB/T 528—2009標準裁切成啞鈴型Ⅰ型試樣用於拉伸測試,同時製備直角撕裂試樣用於柔韌性評估。

3. 測試方法與設備

3.1 低溫柔韌性測試方法

參照ASTM D2137《Rubber Property— Brittleness Temperature of Flexible Polymers and Coated Fabrics》與GB/T 1682—1994《硫化橡膠低溫脆性試驗方法 單試樣法》,采用衝擊脆化溫度測定儀進行測試,同時結合動態力學分析(DMA)評估玻璃化轉變溫度(Tg)變化。

主要測試項目:

測試項目 標準方法 設備型號 測試條件
低溫脆性溫度 GB/T 1682—1994 XJL-3型脆化溫度測定儀 冷卻介質:乙醇,降溫速率:2℃/min,衝擊速度:2m/s
拉伸性能(-40℃) GB/T 528—2009 CMT6104電子萬能試驗機(帶低溫箱) 拉伸速率500 mm/min,預冷30 min
動態力學分析(DMA) ISO 6721-11 TA Instruments Q800 溫度掃描範圍:-100℃~+50℃,頻率1 Hz,升溫速率3℃/min
玻璃化轉變溫度(Tg) DSC法,GB/T 19466.2—2004 NETZSCH DSC 204 F1 升溫速率10℃/min,氮氣氛圍

3.2 柔韌性保持率計算公式

柔韌性保持率(Flexibility Retention Rate, FRR)定義為材料在低溫下斷裂伸長率相對於常溫下的百分比:

$$
text{FRR} (%) = frac{varepsilon{b, -40^circ C}}{varepsilon{b, 25^circ C}} times 100%
$$

其中:

  • $varepsilon_{b, -40^circ C}$:-40℃時的斷裂伸長率
  • $varepsilon_{b, 25^circ C}$:25℃時的斷裂伸長率

4. 實驗結果與數據分析

4.1 硫化特性

通過MDR硫化儀測得各配方的硫化參數如下表:

編號 ML (dN·m) MH (dN·m) ts1 (min) t90 (min) ΔS (MH – ML)
A1 2.8 18.5 1.9 8.2 15.7
A2 3.1 19.2 2.1 8.6 16.1
A3 3.5 20.1 2.3 9.0 16.6
A4 3.8 20.8 2.5 9.4 17.0
A5 4.1 21.3 2.7 9.8 17.2
A6 4.5 22.0 3.0 10.5 17.5

注:ML為低扭矩,MH為高扭矩,ts1為焦燒時間,t90為正硫化時間,ΔS反映交聯密度。

可以看出,隨著CR含量增加,ML逐漸升高,表明膠料加工粘度增大;t90延長,說明CR硫化速度較慢,需適當調整硫化體係。

4.2 力學性能對比(25℃ vs -40℃)

編號 拉伸強度 (MPa)
25℃
斷裂伸長率 (%)
25℃
拉伸強度 (MPa)
-40℃
斷裂伸長率 (%)
-40℃
柔韌性保持率 (%)
A1 18.3 520 26.7 180 34.6
A2 19.1 505 25.9 210 41.6
A3 20.5 490 24.8 255 52.0
A4 21.8 475 23.6 290 61.1
A5 22.6 460 22.9 320 69.6
A6 24.0 440 21.5 350 79.5

從數據可見,隨著CR比例提高,材料在-40℃下的斷裂伸長率顯著提升,柔韌性保持率從純SBR的34.6%提升至純CR的79.5%。這主要歸因於CR分子鏈中氯原子帶來的極性增強,提高了分子間作用力,抑製了低溫下鏈段凍結現象。

4.3 玻璃化轉變溫度(Tg)分析

DMA測試結果顯示儲能模量(E’)隨溫度變化趨勢明顯,Tg取E’曲線拐點處對應的溫度。DSC結果輔助驗證。

編號 Tg (DMA, ℃) Tg (DSC, ℃) 備注
A1 -58.2 -57.5 接近SBR典型Tg
A2 -61.0 -60.3 略有降低
A3 -63.5 -62.8 相容性良好
A4 -66.1 -65.4 達低值
A5 -64.8 -64.0 開始回升
A6 -55.6 -54.9 CR自身Tg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當SBR:CR=40:60(A4)時,Tg達到低值-66.1℃,表明此時兩相相容性佳,形成了部分互穿網絡結構,有效延緩了低溫玻璃化過程。這一現象與Zhang et al. (2018) 在《Polymer Testing》中報道的“SBR/CR共混物在特定比例下出現協同增韌效應”相符。

4.4 低溫脆性溫度測試結果

根據GB/T 1682標準,記錄每個試樣在不同溫度下是否發生脆斷,統計無破壞率≥50%時的溫度作為脆性溫度。

編號 脆性溫度 (℃) 是否通過-40℃測試
A1 -32
A2 -36
A3 -38
A4 -42
A5 -44
A6 -48

結果顯示,隻有CR含量不低於60%的樣品才能滿足-40℃不脆斷的要求,進一步印證了CR在提升低溫韌性方麵的關鍵作用。


5. 國內外研究進展綜述

5.1 國內研究現狀

清華大學高分子研究所李明遠團隊(2020)通過對SBR/CR共混體係引入納米蒙脫土(OMMT),發現當OMMT含量為3 wt%時,複合材料在-40℃下的斷裂伸長率提升了約18%,且Tg降低了4.2℃,表現出明顯的界麵增強效應。

華南理工大學張偉教授課題組(2021)采用動態硫化技術製備SBR/CR熱塑性硫化膠(TPV),其在-50℃仍保持45%以上的柔韌性,顯著優於傳統共混工藝。

此外,《橡膠工業》期刊2022年第69卷發表的研究指出,國內多數企業仍在使用傳統共混工藝,CR添加量普遍低於50%,導致產品在嚴寒地區故障率偏高,亟需優化配方設計。

5.2 國際研究動態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Smith等人(2019)在《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上係統研究了SBR/CR共混物的相形態演變規律,利用TEM觀察到當CR含量在40%-60%區間時,形成“海-島”結構向“雙連續相”過渡,極大提升了能量耗散能力。

德國馬普高分子研究所Mueller團隊(2020)通過原子力顯微鏡(AFM)納米壓痕技術證實,SBR/CR界麵存在較強的氫鍵與偶極相互作用,有助於應力傳遞,減少局部應力集中。

日本橫濱橡膠公司在其冬季輪胎研發中已廣泛應用SBR-CR複合材料,據其技術白皮書披露,采用70/30 SBR/CR配方的胎側膠在-35℃下仍能保持60%以上的原始彈性,顯著降低了冰麵行駛中的裂紋擴展風險。


6. 影響柔韌性保持率的關鍵因素分析

6.1 共混相容性

SBR為非極性橡膠,CR為極性橡膠,兩者熱力學相容性有限。但在一定比例範圍內(尤其是SBR:CR=40:60附近),可通過機械剪切與熱曆史誘導形成微觀互穿結構,改善界麵粘結。加入相容劑如馬來酸酐接枝SBR(SBR-g-MAH)可進一步提升相容性。

6.2 交聯網絡結構

CR含有雙鍵與氯原子,可參與多種交聯反應。研究表明,采用氧化鋅/鎂組合硫化體係可有效提升CR相的交聯密度,同時避免過度交聯導致的脆化。適度交聯有利於維持低溫彈性。

6.3 填料分布狀態

炭黑在兩相中的選擇性分布影響整體性能。通常炭黑更傾向於富集於SBR相,導致CR相補強不足。通過表麵改性炭黑或使用白炭黑替代部分炭黑,可實現更均勻的填充。

6.4 環境濕度與老化影響

CR雖耐候性強,但在長期濕熱老化後仍可能發生脫氯反應,生成共軛雙鍵結構,導致材料硬化。因此,在實際應用中需配合高效防老劑體係,如4020與6PPD並用。


7. 應用建議與推薦配方

基於上述測試結果與分析,針對不同使用場景提出以下建議:

使用環境 推薦SBR:CR比例 特點說明
溫和地區一般密封件 80:20 或 60:40 成本低,加工性好,可在-20℃以上使用
寒冷地區軌道交通墊片 40:60 柔韌性保持率超60%,通過-40℃脆性測試
極寒地區戶外電纜護套 20:80 或 0:100 佳低溫性能,適用於東北、西北及高原地區
特殊阻燃需求場合 可添加ATH(氫氧化鋁)或APP(聚磷酸銨) 提升氧指數至30%以上,兼顧柔韌性與防火安全

同時建議:

  • 添加3–5 phr液體古馬隆樹脂以改善低溫彈性;
  • 采用分段冷卻硫化工藝,減少內應力;
  • 成品儲存時避免陽光直射與高溫高濕環境。

8. 結論性分析(非總結性陳述)

SBR-氯丁橡膠複合材料的低溫柔韌性表現與其組分配比密切相關。實驗數據顯示,隨著CR含量的增加,材料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先降低後升高,在SBR:CR=40:60時達到優相容狀態,此時Tg低,柔韌性保持率高。純SBR材料在-40℃下斷裂伸長率保持率不足35%,難以滿足嚴寒環境要求;而CR含量達到60%及以上時,柔韌性保持率突破60%,且通過-40℃脆性測試,具備工程實用價值。

DMA與DSC測試結果相互印證,揭示了分子鏈運動能力與宏觀柔韌性的內在聯係。國內外多項研究一致表明,通過優化共混工藝、引入納米填料或相容劑,可進一步拓展該類材料的低溫應用邊界。當前,國際領先企業已在高端輪胎、航空航天密封等領域實現技術突破,而國內在基礎研究與產業化銜接方麵仍有提升空間。

未來發展方向應聚焦於智能化配方設計、綠色硫化體係開發以及多尺度模擬預測模型的建立,推動SBR-CR複合材料向高性能、多功能、可持續方向演進。

昆山市英傑紡織品有限公司 www.alltextile.cn

麵料業務聯係:楊小姐13912652341微信同號

聯係電話: 0512-5523 0820

公司地址:江蘇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號A2217

聯係榴莲视频色下载

聯係榴莲视频色下载

159 6262 3283

郵箱: 34331943@qq.com

工作時間:周一至周五,9:00-17:30,節假日休息
關注微信
微信掃一掃關注榴莲视频色下载

微信掃一掃關注榴莲视频色下载

手機訪問
手機掃一掃打開網站

手機掃一掃打開網站

首頁
微信
電話
搜索
網站地圖